🌓
莲师佛网
<< 返回目录 < 上一讲 下一讲 >
选择字号→ 特大

8、修悲,修增上意乐,修希求菩提之心,所修果即为发心

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

其悲生量者。修次初篇云:“若时犹如可意爱子,身不安乐,如是亦于一切有情,欲净其苦,此悲行相任运而转,性相应转。尔时即是悲心圆满,得大悲名。”此说心中最爱幼儿,若有痛苦,其母能生几许悲痛,即以此许而为心量,若于一切有情悲任运转,说为圆满大悲体相,由此生起大慈之量,亦当了知。又彼论绪云:“由修如是大悲力故,立誓拔济一切有情,愿求无上正等菩提,以为自性菩提之心,不须策励而得生起。”此说能生愿心之因,须前所说如是大慈。由此当知大菩提心发生之量,此非已至高上圣道所有发心,初发业者所有发心说为如是。摄大乘论亦云:“清净增上力,坚固心升进,名菩萨初修,无数三大劫。”三无数劫起首菩萨,亦须发起如是之心。

其悲生量者。修次初篇云:“若时犹如可意爱子,身不安乐,如是亦于一切有情,欲净其苦,此悲行相任运而转,性相应转。尔时即是悲心圆满,得大悲名。”此说心中最爱幼儿,若有痛苦,其母能生几许悲痛,即以此许而为心量,若于一切有情悲任运转,说为圆满大悲体相,由此生起大慈之量,亦当了知。那么,到底什么时候才算悲心圆满呢?有关悲心所生起的量,如何才算圆满,在修次初篇中曾经提到过一段话:“不论任何时候,只要是自己最喜欢的爱子有苦,做母亲的一定立刻生起不忍之心,想尽办法为他拔苦。同样的情形,对于一切的有情,也能立刻生起为他们拔苦的心。当这个悲心,能不假思索、任运生起,见到有情受苦,就像自己受苦一样,这时就是大悲心圆满的时候,就有资格获得大悲的名称。”所以,母亲对心中最疼爱的幼儿,能生起多少的悲痛,就有多少的悲心。如果对于一切的有情,都能任运自然地生起悲心,就是大悲心圆满的时候,至于大悲所生起的心量,也是同样的道理。

又彼论绪云:“由修如是大悲力故,立誓拔济一切有情,愿求无上正等菩提,以为自性菩提之心,不须策励而得生起。”此说能生愿心之因,须前所说如是大慈。又彼论绪中说:“如果有了前面所说的大悲力,要发起为利众生愿成佛的菩提心,不需花很大的力气就能生起。”这就说明大悲心是能生起菩提愿心最主要的原因,而想生起大悲心,又需要前面所说的大慈做为基础。

由此当知大菩提心发生之量,此非已至高上圣道所有发心,初发业者所有发心说为如是。摄大乘论亦云:“清净增上力,坚固心升进,名菩萨初修,无数三大劫。”三无数劫起首菩萨,亦须发起如是之心。但是,我们应当知道,这时所发菩提心的量并不圆满,并没有到达无上菩提应有的发心,因为初发心的菩萨,就应该具备这样的条件了。正如摄大乘论中所说:“善根力、大愿力、坚固心升进(所发的大菩提心,虽然遭遇恶友的破坏,也从来不弃舍;所修的善法,也能展转增长,始终没有退减),是为菩萨三无数劫最初的修行。”所以,菩萨经三无数劫修行,最初也必须发起此心。

故全未知此之方境,仅作是念,为欲利益一切有情,愿当成佛,为此义故我行此善。发此意乐便大误会,未得谓得,坚固所有增上之慢。不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善修习,追求余事励力欲想超迈多级,了知大乘扼要观之,实可笑处。多经宣说诸胜佛子,于多劫中尚须执为修持中心,而正修学,况诸唯能了知名者。又此非说不修余道,是说须将修菩提心,而为教授中心修习。总未能生前说领感,若善了知大乘学处,坚信大乘,亦可先为发心正受律仪,次乃修习菩提之心。如入行论,先受律仪及菩提心,次于彼学六度之中修静虑时,乃广宣说修菩提心。然为成就此法器故,于先亦须修众多心,谓思惟胜利,七支皈依,修治身心,了知学处,发心欲护。故进道中,修空性解,须渐增进尚有名在,然此相等大菩提心,亦须善修上上转胜,令道升进名亦弗存。此于一切佛子,唯一真道波罗蜜多教授论中,宣说二十二种发心,从诸论师解释此等进道之理,应当了知。

故全未知此之方境,仅作是念,为欲利益一切有情,愿当成佛,为此义故我行此善。发此意乐便大误会,未得谓得,坚固所有增上之慢。不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善修习,追求余事励力欲想超迈多级,了知大乘扼要观之,实可笑处。多经宣说诸胜佛子,于多劫中尚须执为修持中心,而正修学,况诸唯能了知名者。又此非说不修余道,是说须将修菩提心,而为教授中心修习。如果对这些内容不太明了,以为只是心念“为利众生愿成佛”,就是发菩提心了,这不但会造成很大的误解,更会因未得言得而形成坚固的增上慢。从此,在修习大乘的法门当中,不以菩提心作为教授的中心,反而以其他的内容为主,花很多时间,费很多的力气,想要顿超阶位,快速成就。这样的见解,在一位深知大乘精要的人看来,是非常可笑的事。因为在很多的经典里都说到,已入菩萨位的佛子,在多劫当中,仍然是以菩提心为教授的中心而正修学,更何况是只知菩提心名字的学子,更应该把菩提心作为主要修学的内容。这样说并不表示,没有必要修习大乘其余的部分,而是强调必须把修菩提心,当作教授的中心来修习。

总未能生前说领感,若善了知大乘学处,坚信大乘,亦可先为发心正受律仪,次乃修习菩提之心。如入行论,先受律仪及菩提心,次于彼学六度之中修静虑时,乃广宣说修菩提心。如果还未能生起前面所说的菩提心,还有另一种发心的次第也可修习,就是已经善于了知所有大乘学处的学子,可以先发心受菩萨戒,然后再修习菩提心。正如入行论中所说,先受菩萨戒及菩提心戒,在修习六度中第五禅定的时候,再详细宣说修菩提心的内容。

然为成就此法器故,于先亦须修众多心,谓思惟胜利,七支皈依,修治身心,了知学处,发心欲护。故进道中,修空性解,须渐增进尚有名在,然此相等大菩提心,亦须善修上上转胜,令道升进名亦弗存。此于一切佛子,唯一真道波罗蜜多教授论中,宣说二十二种发心,从诸论师解释此等进道之理,应当了知。然而为了能成为大乘的法器,在这之前也必须先修习一些内容,譬如思惟发菩提心的殊胜利益、修七支供养、修皈依三宝、修对治身心、了知菩萨学处、发心护持戒律等等。除此之外,还必须进一步修习二种资粮:就是解悟空性的智慧(智慧资粮)、和大菩提心(福德资粮)。其他,如现观庄严论、大般若经、华严经等大乘经论中,对一切佛子,所宣说的二十二种发心等内容,也应当要详加了知。

第三修增上意乐者。如是修习慈悲之后,应作是思,噫!此诸有情,可爱悦意如是乏乐,众苦逼恼,云何能令得诸安乐,解脱众苦。便能荷负度此重担,下至语言亦当修心。前报恩时虽亦略生,然此说者,仅生慈悲与乐离苦,犹非满足,是为显示须有慈悲,能引是心,我为有情成办利乐。又此非唯于正修时,即修完后,一切威仪皆能忆念,相续修习增长尤大。修次中篇云:“此即大悲,或住定中,或于一切威仪之中,于一切时一切有情,皆当修习。”悲是一例,随修何等所缘行相,一切皆同。如大德月大论师云:“心树自从无始时,烦恼苦汁所润滋,不能改为甘美味,一滴德水有何益。”谓如极苦“哒”大树,以一二滴糖汁浇灌不能令甜。如是无始烦恼苦味,熏心相续,少少修习慈悲等德,悉无所成,是故应须相续修习。

第三修增上意乐者。如是修习慈悲之后,应作是思,噫!此诸有情,可爱悦意如是乏乐,众苦逼恼,云何能令得诸安乐,解脱众苦。便能荷负度此重担,下至语言亦当修心。正式发起此心的第三部分,是修增上意乐。在修习慈心和悲心之后,心中不禁思念慨叹,我最亲爱的有情,不但正缺少快乐,而且还被众苦所逼恼,我该如何使他们离苦得乐呢?我应该负起令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的重担。这种利他的心,不仅仅是在座中生起,即使在平时的言谈之间,也能随时来忆念。

前报恩时虽亦略生,然此说者,仅生慈悲与乐离苦,犹非满足,是为显示须有慈悲,能引是心,我为有情成办利乐。在前面修报恩时,虽然也能生起,希望一切如母的有情,能离苦得乐的心,但只凭这个愿心是不够的,现在是要将如何令众生离苦得乐的重担,负荷在自己的身上,而且其心坚定、绝不推诿。

又此非唯于正修时,即修完后,一切威仪皆能忆念,相续修习增长尤大。修次中篇云:“此即大悲,或住定中,或于一切威仪之中,于一切时一切有情,皆当修习。”这个利他的心,不只是在座中修,即使是下座后,一切行住坐卧威仪中,也都能相续忆念,这样才能使它增长广大。正如修次中篇中所说:“这大悲心,不但是在定中修,在一切的威仪当中,在一切时,面对一切的有情,都应该修习,这样才不至于退堕。”

悲是一例,随修何等所缘行相,一切皆同。如大德月大论师云:“心树自从无始时,烦恼苦汁所润滋,不能改为甘美味,一滴德水有何益。”谓如极苦“哒”大树,以一二滴糖汁浇灌不能令甜。如是无始烦恼苦味,熏心相续,少少修习慈悲等德,悉无所成,是故应须相续修习。修悲心只是一个例子,其实一切的修行都是如此。为什么必须这样修呢?正如U大德月U大论师所说:“我们的心树,从无始以来,就被烦恼的苦汁所滋润,想要改变成甘甜的味道,只用一滴功德水,没有任何帮助的。”意思是说,好比一棵苦树,它从树根、树干、树枝、树叶都是苦的,如果只用一二滴的糖水浇灌,是不可能使它变甜的。同样的,我们的心,从无始以来,就被烦恼的苦味相续熏习,现在只是修习少量的慈、悲、增上意乐等功德,又怎能使它改变呢?所以必须相续地修习。

第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者。由如前说次第所致,便见利他定须菩提,起欲得心,然仅有此犹非满足。如皈依中说,由思惟身语意三事业功德,先应尽力增长净信。论说信为欲依,次于彼德发起诚心证得之欲,则于自利亦定了知,一切种智必不可少。能为引生发心之因,虽有多种,然悲为胜,自力所发极为殊胜,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经所说。

第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者。由如前说次第所致,便见利他定须菩提,起欲得心,然仅有此犹非满足。依次第正修的第二个部分,是修习希求菩提之心。由前面所说的次第修习,就能很清楚地看见,想要利他必须证得菩提,可是光有这样的心是不够的。

如皈依中说,由思惟身语意三事业功德,先应尽力增长净信。论说信为欲依,次于彼德发起诚心证得之欲,则于自利亦定了知,一切种智必不可少。必须如“皈依”中所说,先思惟佛身语意三业功德,以增长清净的信心,然后再依信心,发起真诚欲证菩提的心。不仅为了自利必须证得,同时也为了利他非证得菩提不可,因为只有成佛才能自利和利他都圆满。

能为引生发心之因,虽有多种,然悲为胜,自力所发极为殊胜,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经所说。能引发菩提心的原因虽然很多,但是都不如由大悲心所引生的菩提心来得殊胜,尤其是由自力所发的大悲心更为殊胜,这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经中所说的内容。

第三显所修果即为发心者。总相如前所引现观庄严教义。其差别者,随顺华严经义,入行论云:“应知如欲往,正往之差别,如是智应知,此二别如次。”此说分为愿行二种。异说虽多,然作是念,为利有情,愿当成佛或应成佛,作是愿已于施等行随学未学,乃至何时未受律仪,是名愿心。受律仪已当知此心,是名行心。修次初篇云:“为利一切诸有情故愿当成佛,初起希求是名愿心。受律仪后修诸资粮,是名行心。”此中虽有多种征难,兹不广说。

第三显所修果即为发心者。总相如前所引现观庄严教义。其差别者,随顺华严经义,入行论云:“应知如欲往,正往之差别,如是智应知,此二别如次。”此说分为愿行二种。依次第正修的第三个部分,是说明所修的果就是发心。所谓的发心,分总相和别相来说。菩提心的总相,就如现观庄严论中所说:“发心为利他,欲正等菩提。”意思是说:为了发心利他,我要证得菩提,像这样双求利他和自证菩提,就是圆满的发心。至于发心的别相,和华严经经义相同的入行论中说:“有智慧的行者应该知道,欲行和正行的差别。”这里所说的欲行和正行,指的就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。

异说虽多,然作是念,为利有情,愿当成佛或应成佛,作是愿已于施等行随学未学,乃至何时未受律仪,是名愿心。受律仪已当知此心,是名行心。有关愿心和行心的说法虽然很多,但只要是发起“为利众生愿成佛”的愿心,就算还没有行布施等六度,也没有正受菩萨戒,都能称为愿菩提心;在正受菩萨戒之后,依然如此发愿,这时的发心,就称为行菩提心。

修次初篇云:“为利一切诸有情故愿当成佛,初起希求是名愿心。受律仪后修诸资粮,是名行心。”此中虽有多种征难,兹不广说。在修次初篇中说:“最初发起为利一切诸有情,故愿当成佛的希求心,就称为愿菩提心;正受菩萨戒之后,修学一切菩提资粮,就称为行菩提心。”其中虽有多种不同愿、行二心的解释,在这里就不详细解说了。

<< 返回目录 < 上一讲 下一讲 >
www.lianshi99.com